疟寒
拼音:nuè hán
注音:ㄋㄩㄝˋ ㄏㄢˊ

疟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疟病。

引证解释:

⒈ 疟病。

《周礼·天官·疾医》:“秋时有疟寒疾。”
孙诒让正义:“谓秋气不和,民感其气,则为疟而发於寒也。”
明宋濂《送戴原礼还浦阳序》:“视万民四时之病,春之痟首,夏之痒疥,秋之疟寒,冬之嗽欬。”

网络解释:

疟寒

  • 疟寒是汉语词汇,读音是nüè hán,出自《周礼·天官·疾医》。
  • 字义分解

    • 拼音nüè,yào
    • 注音ㄋㄩㄝˋ,ㄧㄠ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AGD
    • 五行

    nüè

    1. 〔疟疾〕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染到人体血液里

    2. (瘧)(“疾”读轻声)。

    yào

    1. 〔疟子〕“疟(nüè)疾”的通称,如“发疟疟”(亦作“打摆子”)。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