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舌香
拼音: | jī shé xiāng |
注音: | ㄐ一 ㄕㄜˊ ㄒ一ㄤ |
鸡舌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引证解释:
⒈ 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引《初学记》卷一一引汉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唐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明陈汝元《金莲记·接武》:“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
亦省作“鸡香”、“鸡舌”。 唐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暂逐虎牙临故絳,远含鸡舌过新年。”
元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鸡舌遥闻韵,猩脣厌授餐。”
《天雨花》第四回:“愿为鸡舌噙於口,常作灵臺贮在心。”
国语词典:
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
网络解释:
鸡舌香
字义分解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与鸡舌香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