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书
拼音:tiē shū
注音:ㄊ一ㄝ ㄕㄨ

贴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书贴;书信。 2.旧时的书吏助手。

引证解释:

⒈ 书贴;书信。

宋周密《齐东野语·讥不肖子》:“有士赴考,其父充役,为贴书勉其子,登第则可免。”

⒉ 旧时的书吏助手。

《金史·曹望之传》:“望之还言,乞汰诸路胥吏,可减其半。詔胥吏如故。於是始禁用贴书云。”
《元典章·吏部六·司吏》:“贴书之役,本为后生学习吏业,以图进用。此等久占衙门,年老无耻之贴书,非有求进之心,乃不过贪图苟且而已。”

国语词典:

古代书吏的助手。

如:「他正忙著贴书呢!」

网络解释:

贴书

  • 贴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iē shū,是指书贴;书信,旧时的书吏助手。
  • 字义分解

    • 拼音tiē
    • 注音ㄊㄧㄝ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HKG
    • 五行

    (1)(动)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粘~|张~。

    (2)(动)紧挨:~近|~边。

    (3)(动)贴补。

    (4)(名)津贴:津~。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