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
拼音:dì píng
注音:ㄉ一ˋ ㄆ一ㄥˊ

地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地平天成"。 2.地面平坦。 3.地平面;地平线。

引证解释:

⒈ 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地平天成”。

⒉ 地面平坦。

唐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羣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⒊ 地平面;地平线。

清恽敬《杂说》:“盖地之体九万里,地平之上, 中国所见日出,东西不及五万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地无正平,目所见处皆为平,至广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处,其圆中规,中高而四隤之证也,是为地平。圆规之外,目不见者则地平下矣。”
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网络解释:

地平

  • 地平,地平的一时是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 地平天成 地面平坦。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地平江动 蜀 ,天阔树浮 秦 。”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羣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 1、轮船慢慢地驶离海港,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 2、登泰山观日出,你能领略到东方地平线上云彩瞬息万变的情景。
    • 3、一轮朝阳生出了地平线,整个大地顿时亮堂起来。
    • 4、不去想能否能够胜利,既然挑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北风冷雨,既然方针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5、当我爬上参天树木的顶端,地平线处传来远古时代的声音,它在说,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 6、忠贞不渝同时又能独立思考,能够很地平衡两者间的矛盾。

    字义分解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