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词
拼音:lán cí
注音:ㄌㄢˊ ㄘˊ

拦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插入其他情由﹐把原来的事情岔开。 2.呈请官府准许自行调解案件的状子。

引证解释:

⒈ 插入其他情由,把原来的事情岔开。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和你又无实跡凭据,随他説长説短,官府不过道是拦词抵辩。”

⒉ 呈请官府准许自行调解案件的状子。

《儒林外史》第五回:“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国语词典:

编造的言词。

网络解释:

拦词

  • 拦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án cí,是指插入其他情由﹐把原来的事情岔开;呈请官府准许自行调解案件的状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UFG
    • 五行

    (动)不让通过;阻拦:前面有一道河~住了去路。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