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达
拼音:xuān dá
注音:ㄒㄨㄢ ㄉㄚˊ

宣达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传达旨意。 2.表达。 3.疏通,通畅。

引证解释:

⒈ 谓传达旨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昔遣魏郡周光,以贾贩为名,託叛南诣,宣达密计。”
《旧五代史·晋书·刘处让传》:“及杨光远讨伐鄴城,军机大事, 高祖每命处让宣达。”
《明史·刘璟传》:“朕欲汝日久左右,以宣达为职,不特礼仪也。”

⒉ 表达。

明李东阳《南巡图记》:“君子之至於是,以广见闻,恢积蓄,宣达情抱,无乎不可。”
邹韬奋《大众生活社致北京全体学生一封信》:“我们首先要对北平受伤被捕的同学们致最热烈的慰问,对死难的同学致最深沉的哀悼,同时也把我们对于你们未死的同学的愿望宣达出来。”

⒊ 疏通,通畅。

《医宗金鉴·辨太阳病脉证上·瓜蒂散方》:“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宣达,以致脑满痞硬,热气上冲。”

网络解释:

宣达

  • 宣达是汉语词汇,读音xuān dá,解释为传达旨意。
  • 字义分解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GJG
    • 五行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 拼音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PI
    • 五行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