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ài lái yǔ |
注音: | ㄨㄞˋ ㄌㄞˊ ㄩˇ |
词性: | 名词 |
外来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外来语
(1) 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如汉语从英语吸收来的“坦克”、“引擎”等
引证解释:
⒈ 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也叫借词或外来词。
引章炳麟《文学说例》:“如外来语,既破国语之纯粹,亦害理解;有时势所逼迫,非他语可以佣代,则用之可也。”
国语词典:
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里的外来语,有的是音译的,如「塔」、「引擎」;有的音译外加表意成分,如「轮胎」、「卡片」;有的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浪漫主义」;有的是直接借用的,如「场合」、「出勤」。
网络解释:
外来语
- 1、茶这个词是来自汉语的外来语。
- 2、许多英语词汇是外来语。
- 3、那些独立作家努力用与塔吉克语有很大联系的波斯语,以使塔吉克语更纯正,并排斥源于阿拉伯语的外来语。
- 4、写作者会发现有时借用其他语言、引用外来语是很方便,甚至是必须的。
- 5、第三章,阐述了日汉外来语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民族心理原因。
- 6、吸收和使用外来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來
- 五笔GOI
- 五行火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与外来语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