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
拼音:yǐn jīng
注音:一ㄣˇ ㄐ一ㄥ

引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援引经文、经义。

相传龟鹤能运气于任脉,故长寿。见·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

中医称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到达某一经脉的作用。如:引经药;引经报使。

引证解释:

⒈ 援引经文、经义。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以为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已妖妄,又引经以至仲尼卒,亦又近诬。”
唐韩愈《复仇状》:“丁寧其义於经,而深没其文於律者,其意将使法吏一断於法,而经术之士得引经而议也。”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人引书每有增减》:“后人不知古人引经自有此例。”

⒉ 相传龟鹤能运气于任脉,故长寿。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

清许承钦《古古贻赠三首次答》之一:“鹤爱引经能久眎,龙称无首是真才。”

⒊ 中医称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到达某一经脉的作用。

如:引经药;引经报使。

网络解释:

引经

  • 引经,读音yǐn jīng,汉语词汇,释义援引经文、经义
  •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