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识
拼音:nǎo shí
注音:ㄋㄠˇ ㄕˊ

脑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脑中的识见。

引证解释:

⒈ 脑中的识见。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第八节:“通如《通鑑》,号称通史。然其区分时代,以周纪、 秦纪、 汉纪等名,是由中国前辈之脑识,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也。”
郭沫若《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实在也奇怪,自己的脑识就像水池开了闸一样,只是不断地涌出,涌到平静为止。”

网络解释:

脑识

  • nǎo shí ㄣㄠˇ ㄕㄧˊ
  • 脑识(脑识)
  • 脑中的识见。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八节:“通如《通鉴》,号称通史。然其区分时代,以 周 纪、 秦 纪、 汉 纪等名,是由 中国 前辈之脑识,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也。” 郭沫若 《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实在也奇怪,自己的脑识就像水池开了闸一样,只是不断地涌出,涌到平静为止。”
  • 字义分解

    • 拼音nǎo
    • 注音ㄋㄠ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YBH
    • 五行

    (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

    (2)(名)脑筋:动动~。

    (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