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目字
拼音:shù mù zì
注音:ㄕㄨˋ ㄇㄨˋ ㄗˋ
词性: 名词

数目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

引证解释:

⒈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
茅盾《陀螺》:“这可以用数目字来求得的。”

国语词典:

表现具体数量概念的文字。

如:「现在萤幕所显现的数目字,代表出席人数。」

网络解释:

数目字

  • 数目字,即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
    • 1、团体业务地址请用中文正楷或英文大楷及阿拉伯数目字填写本栏。
    • 2、能不能请你把那些数目字逐个报一下,这样我记下来?
    • 3、本机的外面楼层显示器,楼层数目字的背光灯由原有的绿色被更换为黄色。
    • 4、翻开成语词典,简单一查就能发现,成语把所有的数目字全都用遍了,从一到十,从百到万,一个不落。
    • 5、这十三个成语,把常用的数目字都用到了。
    • 6、没有先前那样作战似的“数目字的雷”了,场里的人散去了一小半。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BF
    • 五行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