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易字
拼音:sān xiě yì zì
注音:ㄙㄢ ㄒ一ㄝˇ 一ˋ ㄗˋ
词性: 成语

三写易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古书传写很容易出现失误。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於经典隐曖,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

网络解释:

三写易字

  • 三写易字,读音sān xiě yì zì),汉语成语,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遐览》。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xiě
    • 注音ㄒㄧㄝ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GNG
    • 五行

    1.  用笔作字:写字。写作。编写。

    2.  描摹,叙述:写生。写实。写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写。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QRR
    • 五行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BF
    • 五行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