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泥
拼音: | jiāo ní |
注音: | ㄐ一ㄠ ㄋ一ˊ |
词性: | 名词 |
胶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胶泥
(1) 含有水份的粘土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含有水份的黏土。
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脣,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红楼梦》第二七回:“像你上回买的那……胶泥垛的风炉子儿,就好了。”
梁斌《红旗谱》三十:“我捉摸了个法子:先把它碾烂,使些胶泥和起来,用板子拍得一方块一方块的。等晒干了,把它垒成院墙。”
国语词典:
具黏性的泥土。
网络解释:
胶泥
- 1、我曾尝试过用水调成的催化粉胶,也曾尝试过双组份环氧树脂胶、酪蛋白乳胶、胶泥、水胶以及新型超强力胶。
- 2、此地一下雨,红胶泥就把鞋粘满了,胶泥粘在鞋底上摔不掉,就如戴了脚镣一样牢固,必须脱掉鞋子才能行走。
- 3、胶泥可用于修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外观缺陷。
- 4、人们通过把简牍文书或物品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古人谓之“封泥”。
- 5、胶泥状,立面不流淌,耐各种强酸、强碱腐蚀。
- 6、拿着已经烧硬的胶泥,柳白来到了桌子前,占了一些墨水之后,轻轻地按在了白纸上面。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0
- 繁体膠
- 五笔EUQY
- 五行木
-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