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杆
拼音:zú gǎn
注音:ㄗㄨˊ ㄍㄢˇ

足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小腿。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小腿。

艾芜《荣归》:“或者什么也不管,就头底子垫一块砖,伸长足杆去睡觉。”
吴因易《梨园谱》第一章:“郑老汉冷笑一声搭上了腔:‘只怕王大太太没有那么好的心肠,光为我们这些黄泥巴足杆,就去请老九哥来武南庄 !’”

网络解释:

足杆

  • 足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ú ɡǎn,方言。小腿。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 拼音gān,gǎn
    • 注音ㄍㄢ,ㄍㄢ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FH
    • 五行

    gān

    1. 较长的棍: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

    gǎn

    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