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贶
拼音:rǔ kuàng
注音:ㄖㄨˇ ㄎㄨㄤˋ

辱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惠赐。

引证解释:

⒈ 犹惠赐。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貺寡人,则以滕君为请。”
《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网络解释:

辱贶

  •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贶寡人,则以滕君为请。”《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无忌受寡君不世之恩,糜首莫酬,南面之语,非所以训人臣也。蒙君辱贶,昧死以辞!”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ㄖㄨ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FEF
    • 五行

    (1)(名)耻辱:羞~|屈~。

    (2)(动)使受耻辱;侮辱:~骂|丧权~国。

    (3)(动)玷辱:~没|~命。

    (4)〈书〉谦辞;表示承蒙:~临|~承指教。

    • 拼音kuàng
    • 注音ㄎㄨ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KQN
    • 五行

    (1)(动)赐给;赠给。

    (2)(名)赐予或赠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