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阙
拼音: | mù què |
注音: | ㄇㄨˋ ㄑㄩㄝˋ |
墓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新五代史·杂传·张全义》:“全义以谓梁虽仇敌,今已屠灭其家,足以报怨,剖棺之戮,非王者以大度示天下也。
引庄宗以为然,铲去墓闕而已。”
清恽敬《黄太孺人墓表》:“然古列女之贤者,天下皆绘画之,鐫於庙垣,刻於墓闕,凡以风示后世而已。”
网络解释:
墓阙
- 1、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平阳府君阙,位于绵阳市游仙区,建于东汉末年,为墓阙,坐西向东,双阙南北对称。
- 3、墓阙下跪着秦桧、秦妻王氏、张俊、万俟四个铁铸的人像,反绑双手,面墓而跪。
- 4、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泰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
- 5、站在原地瞻仰片刻,忽的想起后世在墓阙重门上看到的一副楹云,下意识的低声吟诵起来“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6、据文献记载,地下均有长达数十丈的石砌甬道和墓室,又有精致的墓阙;地面上建有献殿、享殿、宰牲房等大批建筑。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