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贯
拼音:xiāng guàn
注音:ㄒ一ㄤ ㄍㄨㄢˋ

乡贯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乡贯xiāngguàn

(1) 祖先居住的地方,即籍贯

逐一记名登册,备写乡贯。——《五色石》
nativity

引证解释:

⒈ 籍贯。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子胥乃问船人曰:‘先生姓何名谁?乡贯住在何州县?’”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多谢兄长厚情,愿闻姓名、乡贯。”
《镜花缘》第六三回:“谁知刚才秀英阿姐所説之人,恰与这个姓名、乡贯相对,年岁又一样。”

国语词典:

籍贯、本籍。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guàn
  • 注音ㄍㄨ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FMU
  • 五行

(1)(动)穿;贯通:如雷~耳|学~古今。

(2)(动)连贯:鱼~而入|累累如~珠。

(3)(量)旧时的铜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家私。

(4)(Guà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