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
拼音:shuǐ zú
注音:ㄕㄨㄟˇ ㄗㄨˊ
词性: 名词

水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水生动物的统称。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二十九万人。操语,属·语系·语族·语支。与古代“骆越 ”有渊源关系。

引证解释:

⒈ 水生动物的统称。

南朝宋鲍照《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太平公主於京西市掘池,赎水族之生者置其中,谓之放生池。”
清戴名世《与王静斋先生书》:“水族万怪争来吞噬,虽有渔师水工怜而救之,而困於力无所施。”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崇祯﹞还指着那些栩栩如生的水族动物叫皇后欣赏。”

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二十九万人。操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古代“骆越”有渊源关系。

国语词典:

生活于水中动物之泛称。

词语翻译

英语
Shui ethnic group of Guangxi, collective term for aquatic animals
德语
Sui, Shui (ein chinesischer Volkstamm)​ (Eig)​
法语
Sui (ethnie)​

网络解释: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 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11847人。
    • 1、东海和天宫对峙百年,水族死伤无数,东海原本是灵珠奇宝荟粹的福地,竟然变成了尸骨积陈、怨灵冲天的浑浊死水,你又何必非要和天宫分个你死我活?
    • 2、官员表示,在英国水族中心展示的一大群食人鱼,由于体重节节上升,必须实施节食。
    • 3、水族馆的兽医正在对鲨鱼进行破腹产。
    • 4、记者在杭州几家花鸟市场看到,巴西彩龟是最畅销的水族之一,且主要作为宠物来饲养或放生。
    • 5、水族技能,涣尔冰开!能够将元力凝结入炸裂的冰屑之中,杀伤所有目标,范围随着施术者的能力而扩大。
    • 6、鳍状肢?或许是水族馆中那些活泼逗人的生物?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D
    • 五行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