稂不稂莠不莠
拼音:láng bù láng yǒu bù yǒu
注音:ㄌㄤˊ ㄅㄨˋ ㄌㄤˊ 一ㄡˇ ㄅㄨˋ 一ㄡˇ
词性: 成语

稂不稂莠不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人庸庸碌碌不成材。
形容样子狼狈。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人庸庸碌碌不成材。

《儒林外史》第二回:“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

⒉ 形容样子狼狈。

梁斌《播火记》三三:“这群人稂不稂莠不莠的,一直跑到城门口站下,喘了喘气。”

国语词典:

(谚语)​比喻人不成材,难有作为。《儒林外史.第二回》:「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也作「郎不郎秀不秀」。

网络解释:

稂不稂莠不莠

  • 指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 字义分解

    • 拼音láng
    • 注音ㄌㄤ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YVE
    • 五行

    (名)古书上指狼尾草。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yǒu
    • 注音ㄧㄡ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TEB
    • 五行

    (1)(名)即狗尾草。

    (2)(形)〈书〉比喻品质坏的人:良~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