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语
拼音:wù yǔ
注音:ㄨˋ ㄩˇ

寤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相对而语。

引证解释:

⒈ 相对而语。

汉王褒《九怀·通路》:“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南朝齐谢朓《游后园赋》:“藉宴私而游衍,时寤语而逍遥。”
唐王建《山中寄及第故人》诗:“往往空室中,寤语説珪璋。”
王闿运《莫姬哀词》:“餘生每话,寤语谁譍。”

网络解释:

寤语

  • 相对而语
  •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藉宴私而游衍,时寤语而逍遥。” 唐 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诗:“往往空室中,寤语说珪璋。” 王闿运 《莫姬哀词》:“馀生每话,寤语谁譍。”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NHK
    • 五行

    (1)〈书〉

    (2)(动)睡醒。

    (3)同“悟”。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