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不平
bào bù píng
ㄅㄠˋ ㄅㄨˋ ㄆ一ㄥˊ
常用成语
BBP
动宾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语法:
抱不平动宾式;作谓语、宾语;通常用于“打”后。
示例:
他心里替她抱不平。
英语:
be outraged by an injustice
俄语:
возмущáться не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ью
日语:
義憤を感ずる,不平を鳴す
其他:
<德>über eine Ungerechtigkeit empǒrt sein<法>s'indigner d'une injustice
近义词:
- 1、小萍虽然是个女孩子,却经常为弱小的同学打抱不平。
- 2、他因为常常打抱不平,所以乡里的人都很尊敬他。
- 3、张师傅为人公道,能仗义执言,敢打抱不平。
- 4、对于不公平的事,我们应该伸出援助的手,为弱者打抱不平。
- 5、他遭受迫害,身陷囹圄,许多人为他打抱不平,终于得到申雪。
- 6、黄位原先是灌口一带贩卖牛皮的一个商人,平时打抱不平、扶弱锄强,很有正义感。
字义分解
- 拼音bào
- 注音ㄅㄠˋ
- 笔划8
- 繁体抱
- 五笔RQNN
- 五行水
(1)(动)用手臂围住
(2)(动)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
(3)(动)领养(孩子)。
(4)(动)〈方〉结合在一起:~成团。
(5)(动)〈方〉(衣、鞋)大小合适:这双鞋~脚儿。
(6)(动)心里存着(想法、意见):青年人都~着远大的革命理想。
(7)(量)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抱不平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