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
zāo kāng zhī qī
ㄗㄠ ㄎㄤ ㄓ ㄑ一
常用成语
糟穅之妻
ZKZQ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语法:
糟糠之妻作主语、宾语;指患难发妻。
示例:
他一朝发迹,就把糟糠之妻忘得一干二净。
近义词:
- 1、他现在飞黄腾达了,便抛弃当初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真是太狠心了!
- 2、他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怎么会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呢?
- 3、他腰缠万贯之后抛弃了糟糠之妻,是个负心郎。
- 4、结发之夫不上床,糟糠之妻不下堂。
- 5、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俗话又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男尊女卑的思想要不得,我们可是生活在男女平等的社会。
- 6、不至于吧,毕竟‘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嘛。
字义分解
- 拼音zāo
- 注音ㄗㄠ
- 笔划17
- 繁体糟
- 五笔OGMJ
- 五行金
(1)(名)酒渣。
(2)(动)用酒或糟腌制食品。
(3)(形)腐烂;不结实:木头~了|他的身体很~;爱生病。
(4)(形)比喻把事情办坏:事情弄得很~。
- 拼音kāng
- 注音ㄎㄤ
- 笔划17
- 繁体糠
- 五笔OYVI
- 五行木
(1)(名)稻、麦、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
(2)(动)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糟糠之妻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