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若饴
  • 【拼音】:  

    gān zhī ruò yí

  • 【注音】:  

    ㄍㄢ ㄓ ㄖㄨㄛˋ 一ˊ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GZRY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甘:以为甘;饴:甜。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

  • 出处:

    《明史·桑乔等传赞》:“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一悟。”

  • 语法:

    甘之若饴作谓语、宾语;指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 英语:

    pleasantly consuming it as if taking sugarplums

  • 近义词:

    甘之如饴

    • 1、如此枯燥无味的环境,听小沙弥竹子道来确实如此的欣然自得,甘之若饴
    • 2、但是在小姐面前,他却甘愿做一条摇尾乞怜的狗,无论打骂侮辱,只要能守在她身边,守一辈子,他也甘之若饴
    • 3、段刚不闪不避,甘之若饴的挨了“一巴掌”。
    • 4、一个为了自保随波逐流,一个为了变强而甘之若饴
    • 5、大部份人对这样的人生都甘之若饴,奉之不背。
    • 6、晚叶再度害羞得将头低下,而紫宴则甘之若饴,享受着晚叶对他的依赖。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FD

    (1)(形)使人满意的;甜(跟“苦”相对):~泉|~露|同~共苦。

    (2)自愿;乐意(限于不好的事):~愿|不~落后。

    (3)(Gān)姓。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KF
    • 五行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NCK
    • 五行

    饴糖,以含有淀粉的物质为原料经糖化和加工制得。饴糖含有麦芽糖、葡萄糖及糊精,味甜爽口,可供制糕点、糖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