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妁之言
méi shuò zhī yán
ㄇㄟˊ ㄕㄨㄛˋ ㄓ 一ㄢˊ
常用成语
MSZY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语法:
媒妁之言作主语、宾语;指媒人的介绍。
示例:
叶圣陶《儿子的订婚》:“有‘媒妁之言’,而媒妁只不过揭开各人含意未伸的意想。”
英语:
matchmaker's words
近义词:
- 1、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
- 2、据小曼坦白云适之夫人为一老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亲者,他对小曼颇有野心,以志摩老友也,故无下手,他之力促志摩安慰林氏,存心搞成梁林离婚,俾志摩与小曼分手,他可遗弃糟糠之妻,而追求小曼。
- 3、现代的爱情,不再执着于门当户对,不再执着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是感觉对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再纠结无数。过去的种种,早已经被时光磨灭。
- 4、在有些国家,缔结婚姻要靠媒妁之言。
- 5、除此以外,还有一层无可如何的事情,是因婚姻配合,不按中国古礼,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双方慕悦即可任情苟合,更没什么人指斥他们不当。
- 6、嗨哟,我说修文,出去上了一年的军校,你长本事了是不是?你结婚是你自己的事呀?这是我们沈家的大事,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媒妁之言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