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回到这里,回到亲爱的家
我又回到这里,回到亲爱的家
我又回到这里,回到亲爱的家,我的乡土,沉思的、温柔的乡土啊!
山那边袅袅升起的暮色像用洁白的手向我招呼。
那阴沉日子留下的白发在寒风中散乱地飘动,那夜晚的由于难以抑止地在我心湖荡起了波纹。
在教堂的圆屋顶上晚霞已投下它的阴影,我已不能看见到昔日共同欢娱的友人。
在欢娱中消磨了年华,随后你们也走向他方;只有飞速转动的水磨后面的小溪和往日一样喧闹阵阵。
但我仍常伫立在苍茫暮色里,在折断香蒲的脆声中,对着烟雾溟蒙的大地祈祷,保佑那一去不返的遥远的友人。

作者简介

叶赛宁
叶赛宁 诗人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叶赛宁叶赛宁
我驾着雪橇,四野宁静,雪粉在马蹄下沙沙作声。
只有一群喧闹的灰鸦在草地上不断地扑腾。
森林被隐身人施了魔力,在梦的神话中打盹。
松树如同扎上了白色的三角头巾。
活像一个老太婆,弯着腰,拄着拐棍。
而在松树的顶端,啄木鸟呜呜地啄着树身。
马在飞奔,大地空旷,大雪纷飞,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大路,像锦带一样飘向天际。
叶赛宁叶赛宁
我告别了故乡的小屋,丢下蓝色的罗斯。
当三星高照,池塘边的桦树林会消融衰老母亲的忧思。
月亮像金色的青蛙在平静的水中浮游,老父亲的白胡像苹果花在嘴巴底下飘动。
我不会很快就回来的!暴风雪在久久地唱歌和鸣响。
苍老的枫树支着一条腿,监护着蓝色的罗斯。
在那吻着落叶雨点的人的身上,我知道,欢乐是有的,因为那棵老枫树,像我的头一样低低地摇晃。
叶赛宁叶赛宁
我沿着初雪漫步,心中的力量勃起像怒放的铃兰,在我的道路上空,夜晚把蓝色小蜡烛般的星星点燃。
我不知道那是光明还是黑暗?
密林中是风在唱还是公鸡在啼?
也许田野上并不是冬天,而是许多天鹅落在了草地。
啊,白色的镜面的大地,你多美!微微的寒意使我血液沸腾!多么想让我那炽热的身体,去紧贴白桦裸露的胸脯。
啊,森林的郁郁葱葱的浑浊!啊,白雪覆盖的原野的惬意!多想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我的两只手臂。
叶赛宁叶赛宁
金光灿灿的星星昏昏欲睡,明镜似的河湾摇晃颤动,晨曦映照着小河湾,染红了那渔网似的天穹。
睡意惺忪的小白桦微笑了,梳理着柔软如丝的发辫。
绿色的瞿麦发出悉萃声,露珠的银光一闪又一闪。
篱笆旁的荨麻长起来了,在五彩缤纷的珠母贝把自己打扮;它淘气地点着头低声私语:早晨好啊,早安!”
叶赛宁叶赛宁
松软的烤饼散发着香味,成桶的克瓦斯摆在门坎边,在那锈蚀了的小铁炉上,一只只蟑螂正在往细缝里钻。
煤烟在炉灶上空盘旋,一张张烤饼正在炉里烘烤,长凳上的盐罐后面放着一堆生鸡蛋壳。
母亲低低弯着腰,使起炉叉已不那么麻利,老公猫溜到小壶前,想偷舔新挤的牛奶皮。
几只不安稳的母鸡站在木犁的把上叽叽喳喳,一群公鸡在院子里和唱,像做着庄严的弥撒。
在窗下的暗处蜷缩着几条毛茸茸的小狗崽,它们胆小害怕噪音,正从旮旯了朝马轭爬过来。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