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端阳人,牧稀、荩生、约真、钝子携酒肴聚饮于此,赋此志影
江城子·端阳人,牧稀、荩生、约真、钝子携酒肴聚饮于此,赋此志影
瓠瓜留恋几星霜。
渐颓唐。
剧堪伤。
岁月无情,空为少年忙。
佳节良辰抛掷便,堪细数,又端阳。
不消回首故乡望。
思茫茫。
泪千行。
故友还能,樽酒慰凄凉。
便抵他年重会聚,提此景,定难忘。

作者简介

宁调元
宁调元 近代诗人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怜他泪点,爱他心情,思他心事。
霎时尽尝遍,一般般滋味。
翠袖单衾俱是泪。
通宵辗转不成寐。
容光为谁减,问君能知未。
心空境净。
花鸟不传门外信。
渺渺云山。
梦见虽多相见难。
明灯不照。
世事茫茫成瞎闹。
秋雨秋风。
忍向斜阳泣故宫。
可有安身处。
更谁何、千金市骏,草庐一顾。
富贵功名堪弃置,难断情缘一缕。
倘后且、重提杨素。
红拂有灵应懊悔,惯荒唐、朝暮行云雨。
平添我,愁无数。
于今一律归黄土。
待回头、风流尽歇,夕阳如故。
纵有英雄能偶辨,对影山鸡自舞。
已觉得、身移数主。
地下香君如可起,合情航、别向眉楼渡。
询佛子,休嗔怒。
寒气暗侵毛与骨。
昨夜西风,落尽梧桐叶。
料得此时情更切。
从容便是重阳节。
围绕庭阶千百折。
不恋单衾,苦恨余欢歇。
万里梦回堪怨别。
云山处处伤心色。
恹恹病起,似听啼鹃语。
斜日西沉洞庭树。
甚秋风只解,吹雨吹霜,能解得,吹我归回家去。
沅江流日夜,后浪前波,一律雄心渐消与。
等摸遍阑干,开遍林花,空惹起忧务无数。
问芳草、离离满天涯,更何事孤怀,独凝故宇。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