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信可时假守忠州
寄郭信可时假守忠州
君家老阿舒,抗论王公前。
盍不托清静,著书如子玄。
爱君识此意,坐脱世纠缠。
不复眉炙狂,惟应口谈天。
近假刺史节,名高黄颍川。
无为渠自化,多事岂所便。
只今鸣玉溪,百尺来飞泉。
秋风木叶下,想见清潺湲。
凉波纳华月,洗此白璧圆。
借问掾曹内,得无从事贤。
赏音不易逢,胜景那可捐。
愿因东辕使,寄我南楼篇。

作者简介

晁公溯
晁公溯 宋代诗人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我家嵩山翁,平日慕迂叟。
斯文到苍史,高节贯白首。
至今遗翰墨,古意近科斗。
世人规时好,娬媚无不有。
宁知虞书浑,或笑夏篆丑。
往年君家尊,得此盖以厚。
尝从诸父游,于我实世旧。
念昔盟可寻,与君期不朽。
昔游楚泽窥衡湘,飘然欲返川无梁。
途穷问津西入蜀,十年一过如风狂。
欲知滞留视草木,来时尺许今人长。
石龟尚有怀海心,苟非达者宁无情。
倦游于此岂不厌,况乃州县徒劳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径去真欣然。
只忧口纹有从理,一簪不著死道边。
近闻有客自吴至,试问龙化今何年。
属车南游今尚尔,翠华停停照江水。
会稽久阙神禹朝,再喜吴儿识天子。
径山苕溪两奇绝,凤舞龙飞临观阙。
宫中又起白玉城,丹楼如霞高嵽嵲。
潮声浩浩江风急,越水吴山动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辉,西湖蒲柳生颜色。
气象不与巴山同,年来闻此益欲东。
但期生见翔凤阙,岂敢望到明光宫。
举头试望长安日,遥想乌衣泪沾臆。
逢人寄书往问讯,流落犹为帝城客。
山川虽异风景同,勿作楚办相对泣。
二年立王朝,忽然厌承明。
受诏予印绶,复作江阳行。
地当周五侯,秩视汉九卿。
边清尘不扬,主圣时自平。
上堂簪履集,出门笳鼓鸣。
想亦多宴乐,鼓瑟兼吹笙。
吏民更相戒,岂敢烦敲榜。
田间黄发叟,闻此叹且惊。
触眼未尝见,不毛今亦耕。
陈郎见我江阳城,自起唤妇亲庖烹。
执勤纖手为袒割,始饮一杯和且平。
一杯已尽催进酒,平头奴子皆传声。
几州春色入此盎,陈郎调酒如调羹。
我家东床有孙子,亦得从容陪燕喜。
门前有客不速来,笑说今朝动食指。
陶然胸次吞渭泾,入口岂知醨与醇。
从兹剩致百家酒,更可作意呼真真。
路经新峰驿,薄暮聊解装。
颓垣生秋草,庭庑亦已荒。
北风吹空林,崒崒叶陨廊。
夜寒不能寐,起坐心彷徨。
出看天欲明,疏星淡无光。
征夫稍速驾,起佛车上霜。
墟中始辨道,迢递征途长。
树色共空濶,晨光尚苍茫。
鸡鸣始知村,渐觉暾朝阳。
青烟出林际,滞穗或在场。
感兹田舍乐,慨然怀故乡。
黄金百镒尽,失路徒悲伤。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