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何为孙作内集以长言戏之
闻何为孙作内集以长言戏之
门前春田澍膏雨,门内春风动歌舞。
缘为璋玉男子祥。
起作绣鞋女儿舞。
阿翁吹箫儿献旅,粉面娇孙侍家主。
一门欢笑足戏乐,盛事流传百年语。
村歌社曲莫插手,定本风流教坊谱。
一家有喜百家同,况是相逢沦落中。
犀钱玉果大开说,已愧汤饼沾无功。

作者简介

王洋
王洋 宋代诗人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
我有一寸肠,时复潄醽醁。
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
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
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
须鬓每自怜,足力能有遂。
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
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
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
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
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
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
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
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
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
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
咀啖尽日美。
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
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
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
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
晴业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小筑青冥不厌劳,松拖紫翠竹牵梢。
仙郎不忆青绫被,辛苦江头一把茅。
浪泊空成两鬓华,要须收拾老生涯。
近闻洗卟祗园社,庵外无人管落花。
宫妆十样向眉头,传道人间不争愁。
说与眉端向人意,元和才子旧风流。
郡下一卷书,云自邮签来。
剥啄惊书眠,柴门手自开。
上有骊珠光,照耀分尘埃。
读之未尽行,喜焰生寒灰。
黄门白首郎,上疏称乞骸。
帝曰大布衣,锡汝升文阶。
天孙铅录秘,论撰须儒魁。
荣名不汝遗,汝往时钦哉。
夕即拜帝命,雪涕何纷漼。
恩许归旧庐,径卧南山斋。
此翁山泽仙,不赋章绶材。
误因文彩露,遂落天纲恢。
一游三十年,所得非不谐。
文名动青琐,笔力幽黄能。
左省岂不荣,珠庭重徘徊。
巢父一掉头,百挽终不回。
吾意天地间,清风有根栽。
人心感披拂,达者分条枚。
二疏杨巨源,同上百尺台。
刘翁传其风,苍舒次聩敳。
况复祖子孙,此道同胚胎。
前刘脱功名,养气中婴孩。
至今一箭诗,讽咏及陪台。
翁今亦何有,旷达忘悲哀。
清风既不死,瓶大无耻壘。
岁晚春物动,吴山发寒梅。
愿翁强赋之,为花吐琼瑰。
床头拂易传,床下鸣新醅。
它时三径边,为翁剪蒿莱。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