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原文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注解

1
弱龄:少年。指二十岁时。幼。将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关心世事。
2
委怀:寄情。
3
被:同“披”,穿着。
4
褐:粗布衣。
5
欣自得:欣然自得。
6
屡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贫困。诗人在这里即以颜回自比。
7
晏如:安乐的样子。
8
时来:机会到来。时机,时运。姑且,暂且。自然吻合,暗中巧合。
9
宛:屈,放松。
10
辔:驾驭牲口的缰绳。
11
憩:休息。
12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这里比喻仕途。
13
投策:丢下手杖。投,弃,搁下。
14
命晨装:使人早晨准备行装。
15
疏:疏远。这里是分别的意思。
16
眇眇:遥远的样子。
17
逝:去,往。
18
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19
归思:思归之情。
20
纡:萦绕,缠绕。
21
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艰难。登,指登山。降,指临水。这句和上句是说我这次旅程难道不远吗?跋山涉水也有一千余里。
22
目倦:谓看得厌倦了。
23
川途异:指途中异乡的景物。一作“川途永”。
24
山泽居:指山水田园中的旧居。对鸟和鱼而惭愧。是感叹自己不如鸟鱼的自由。
25
真想:纯真朴素的思想。
26
初:当初,早年。
27
形迹拘:为形体所拘。形迹,指形体所为。拘,拘束,约束。此句即《归去来兮辞》中所说“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内心本不愿出仕。
28
凭:任凭,听任。
29
化迁:自然造化的变迁。
30
班生庐:指仁者、隐者所居之处。庐,房屋。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魏晋诗人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