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开头的词语
更多- 1、令嫒: 令嫒lìng ài (1) 称对方的女儿的敬辞。也作“令嫒” 英 your beloved daughter
- 2、令爱: 令爱lìng’ài (1) 称对方的女儿的敬辞。也作“令嫒” 英 your beloved daughter
- 3、令邦:黄鼠的别名。
- 4、令丙: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
- 5、令材: 1.见"令才"。
- 6、令辰:吉利的时辰。一昼夜自子至亥为十二辰。指吉日。
- 7、令饬:(书)(动)上级命令下级(旧时多用于公文):~查办。
- 8、令慈: 令慈lìngcí (1) 尊称对方的母亲。也称“令堂” 英 your mother
- 9、令疵:即令支。
- 10、令诞:旧指皇后生日。
- 11、令旦:犹吉日。
- 12、令典:好的典章法度。 泛指宪章法令。 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 13、令范: 1.可为楷模的美德。 2.指良好的典范。
- 14、令芳:美好芳香。
- 15、令妇:指贤淑的媳妇。
- 16、令轨:良好的法度﹑制度。
- 17、令狐: 令狐Línghú (1) 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县一带 英 Linghu (2) 复姓
- 18、令慧:犹聪慧。
- 19、令绩:美盛的业绩。
- 20、令甲: 1.第一道诏令;法令的第一篇。后用为法令的通称。
- 21、令箭: 令箭lìngjiàn (1) 古时军中传令用的小旗,竿上加箭头 英 arrow-shaped token of authority used in the army in ancient Chinese army (2) 上司的指示 英 instructions
- 22、令君:魏晋间对尚书令的敬称。后亦以称位居枢要的大臣。对县令的尊称。
- 23、令阃:古代称妇女所居内室为阃。后因以"令阃"敬称他人的妻室。
- 24、令媛: 犹令爱。
- 25、令尊: 令尊lìngzūn (1) 称对方父亲的敬词 例 你今日回家就禀明令尊,我回去再禀明祖母。——《红楼梦》 英 your beloved father
- 26、令堂: 令堂lìngtáng (1) 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例 请令堂上坐,贫僧奉拜。——《西游记》 英 your beloved mother
- 27、令仪:谓整肃威仪。 指美好的仪容﹑风范。 盛美的典礼。
- 28、令人: 令人lìngrén (1) 使人 例 令人发指 例 令人兴奋 英 cause people;make one
- 29、令名: 令名lìngmíng (1) 好名声 英 good name;good reputation
- 30、令尹: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 2.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 31、令闻:美好的名声。
- 32、令德:美德。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 33、令色:和悦的容色。伪善﹑谄媚的脸色。美丽的姿容。
- 34、令亲: 令亲lìngqīn (1) 尊称对方的双亲,对他人亲戚的尊称 英 your beloved parents
- 35、令淑:谓德行善美。
- 36、令望:谓仪容善美,使人景仰。引申指美好的名声。 指有美好名声的人。
- 37、令月:1.吉月。 2.指夏历二月。
- 38、令威:即丁令威。传说中的神仙名。
- 39、令终:谓保持善名而死。 谓尽天年而寿终。 指事情完美地终结。
- 40、令正: 令正lìngzhèng (1) 旧时以嫡妻为正室,“令正”为尊称对方的嫡妻 英 your beloved wife
- 41、令姿:美丽的姿容。 指美好的形态﹑形象。
- 42、令史: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 43、令长: 秦汉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以"令长"泛指县令。
- 44、令节: 令节lìngjié (1) 佳节,如元旦、春节等。也指最佳时节 例 八月中秋,正是赏月令节 英 happy festival time;festival (2) 高风亮节 英 noble moral principle
- 45、令官: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 46、令旗:古代用来发布命令的旗子。也称为「令箭」。
- 47、令母:贤德的母亲。
- 48、令子: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
- 49、令主:贤德的君主。
- 50、令支:春秋时山戎属国。其地约在今河北滦县﹑迁安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齐恒公所灭。
- 51、令攸:犹言贤妻。
- 52、令图:善谋;远大的谋略。
- 53、令问:令闻,美好的声名。问,通"闻"。
- 54、令约:禁令和条约。
- 55、令妻:谓德行美善的妻子。 敬称对方的妻子。
- 56、令才: 1.亦作"令材"。出众的才华。 2.杰出的人才。
- 57、令公:对中书令的尊称。中唐以后,节度使多加中书令,使用渐滥。
- 58、令牌:旧指道士进行迷信活动时发令的木牌。
- 59、令准:良好的典范。
- 60、令章: 1.好文章。 2.指辞令文章。 3.指酒令。 4.令曲的乐章。亦泛指乐曲。
- 61、令音: 1.和善的语音。 2.善言,美好的言辞。
- 62、令锡:指皇帝对臣属的封赠赏赐。
- 63、令妹:1.犹言贤妹。 2.尊称对方之妹。
- 64、令气:美好的气度﹑情操。
- 65、令器:优秀的人才。
- 66、令达:谓高雅而通达。
- 67、令年:吉祥的年份。
- 68、令显:美好而显着。
- 69、令颜:美丽的容颜。
- 70、令政: 1.善政。 2.敬称他人的嫡妻。
- 71、令状: 令状lìngzhuàng (1)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的文件 例 收回被侵占土地的令状 英 writ (2) 合法当局授权某人做某事的令状或命令书 英 precept
- 72、令令:象声词。《诗.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毛传:"卢,田犬。令令,缨环声。"一说"令"通"獜","令令"为健壮貌。《说文.犬部》引此诗作"卢獜獜",云:"獜,健也。"段玉裁注:"《广韵》引'犬健也'……许盖取三家诗也。"
- 73、令酒:行酒令前,由主令者先饮一杯,谓之"令酒"。
- 74、令辞:美好的言辞。
- 75、令曲:即小令。指短调的词。
- 76、令质:美好的品质。
- 77、令乙:第二道诏令;法令的第二篇。
- 78、令箴:指帝王规戒臣下的诏令。
- 79、令士:才学美盛之士。
- 80、令室:犹贤妻。
- 81、令书: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与皇帝诏书相别。
- 82、令容:美好的仪容。
- 83、令绪:伟大的事业或业绩。
- 84、令序:犹佳节。
- 85、令声: 1.美好的名声。
- 86、令式:章程;程式。
- 87、令日:吉日。
- 88、令仆:指尚书令与仆射。亦泛指股肱重臣。
- 89、令弟: 令弟lìngdì (1) 尊称对方的弟弟 英 your beloved younger brother
- 90、令草:萱草的别称。夏秋间开小花甚密,色金黄。旧时传说孕妇佩之即生男,故美称之。
- 91、令票:指通过关卡的凭证。
- 92、令谟:犹嘉谋,善策。指有功于国的谋臣。
- 93、令上:美好卓越。
- 94、令舍:县令的官舍。
- 95、令王: 1.贤明的天子。 2.对有王爵者的美称。
- 96、令众: 1.号令示众。
- 97、令旨:指帝王的命令。宋﹑元时指太子的命令。金代曾以皇太后之命为'令旨'。
- 98、令则:指美好而合于礼法规范的品德。
- 99、令嗣:指才德美好的儿子。 用为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 100、令俜: 令俜lìng pīng (1) 孤单;孤独 例 昼夜勤作息,令俜萦苦辛。——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英 alone and friendless;lonely,alone
令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司令部: 司令部sīlìngbù (1) 指挥员发布号令和履行其指挥职能的地方 英 headquarters
- 2、唱令家:以卖唱为谋生手段的伶人。
- 3、冬令时: 冬令时是在冬天使用的标准时间。在使用日光节约时制的地区,夏天时钟拨快一小时,冬天再拨回来。这时采用的是标准时间,也就是冬令时。
- 4、白令海: 太平洋最北端的边缘海。面积226万平方千米。多风暴和雾,结冰期长达6-7个月。鱼产丰富,多鲑、比目鱼等。北部大陆架有石油和天然气。
- 5、吉令令: 象声词。
- 6、脊令原: 1.语出《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为水鸟﹐而今在原﹐则失其所。后以"脊令原"指兄弟急难不能相顾。
- 7、雷令剑:即雷氏剑。
- 8、陶令巾:陶潜的软帽。《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 9、陶令菊:即菊花。因陶渊明爱菊﹐故称。
- 10、军令状: 军令状jūnlìngzhuàng (1) 原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英 written pledge to dosth,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 11、不令支: 即令支。古国名。其地约在今河北省·滦县、迁安县间。
- 12、传令兵: 传令兵chuánlìngbīng (1) 旧时服侍上级军官传送他的命令的士兵;亦指勤务兵,卫生兵,照看病房或做其他协助工作的士兵 英 orderly
- 13、道令纸:亦作'道令纸'。 一种比较高级的纸,用木材为原料制成,按纸面的有无光泽分为毛道令纸和光道令纸两种。最初是美国道林 Dowling 公司制造的。
- 14、丁令威:传说是汉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 15、发令枪: 径赛、游泳比赛等开始时,用来发出声音信号的器械,形状像手枪。
- 16、陶令琴:《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用为典实。
- 17、书令史: 1.古代佐理案牍的官吏。晋﹑南朝宋有内台书令史,九品。隋诸省府寺各有令史﹑书令史﹑书吏之属。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四》。
- 18、命令式: 命令式mìnglìngshì (1) 命令的语气或表达它的一个动词形式 英 injunctive;commanding tone
- 19、陶令秫: 1.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 20、司令塔: 旗舰上司令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设于舰只甲板前方最高处。
- 21、司令员: 司令员sīlìngyuán (1) 军队干部职务,如军区司令员、兵团司令员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级司令员和同级政治委员均为部队首长。对部队的工作共同负责 英 commander
- 22、夏令时: 又称“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法定时的一种。在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为充分利用日光,把时钟适当拨快;到秋季,再拨回。1908年由英国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国、奥地利、荷兰及丹麦等国相继采用。中国也曾采用过。
- 23、夏令营: 夏令营xiàlìngyíng (1)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英 summer camp
- 24、荀令香:《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按,荀令君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守尚书令。传说他曾得异香,用以熏衣,馀香三日不散。后以'荀令香'指奇香异芳。
- 25、杨令公:对北宋名将杨业的誉称。
- 26、陶令宅: 1.晋诗人陶潜的家宅。后用指隐者居所。
- 27、陶令株: 1.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乃陶潜之自况﹐后世因以"陶令株"借指柳树。
- 28、命令句: 命令句mìnglìngjù (1) 表达祈使意向的句子 英 imperative sentence
- 29、传令钟:传令兵 chuánlìngbīng 旧时服侍上级军官传送他的命令的士兵;亦指勤务兵,卫生兵,照看病房或做其他协助工作的士兵。
- 30、时令病: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
- 31、三令节:唐德宗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
- 32、先令书:遗书,遗嘱。
- 33、司令官:掌管命令的人。
- 34、应令诗: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
- 35、时令河: 季节性的河流,雨季或冰雪融化期有水,其他时期无水或断续有水。
- 36、抱令守律: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 37、行令猜拳:酒令的一种。
- 38、谄词令色: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 39、奉令承教:遵从命令﹐接受教诲。
- 40、遗令敕子: 一首汉朝短文。
- 41、从令如流:谓服从命令如流水就下。极言有令则行。
- 42、朝令夜遁: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
- 43、奉令唯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奉令唯谨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èng lìng wéi jǐn,释义是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 44、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zhāolìng-xīgǎi (1) 指政令或办法时常更改,一会儿一个样。也说“朝令暮改” 英 issue an order in the morning and rescind it in the evening
- 45、朝令暮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形容政令时常变更,使人无所适从。
- 46、更令明号:意思是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 47、利令智昏: 贪图私利而使头脑糊涂。 亦作:利令志惛
- 48、禁止令行: 同“令行禁止”。
- 49、静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 50、军令如山: 谓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亦作:军令重如山
- 51、指令遥控:即由控制端将控制指令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送到受控对象,使受控对象按控制端的要求动作。
- 52、浴兰令节: 即端午节。
- 53、雷令风行:犹言雷厉风行。
- 54、花腔令鼓: 见“花腔鼓 ”。
- 55、利令志惛: 贪图私利而使头脑糊涂。 亦作:利令志惛
- 56、起令随合: 1.指行酒令时,当场指物赋诗﹑即兴捏合故事。
- 57、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qiǎoyán-lìngsè (1) 用动听的言语和伪善的面目取悦于人 英 artful words and insinuating countenance
- 58、千秋令节: 皇后、太子诞辰的敬辞。
- 59、善始令终: 善始令终shàn shǐ lìng zhōng (1) 事情从头到尾都做得很好,很圆满 例 凡事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令终 英 do well from start to finish
- 60、无令擅为: 《韩非子·孤愤》:“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
- 61、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sānlìng-wǔshēn (1) 再三地命令、告诫 英 repeated orders and injunctions
- 62、起令随令: 1.指行酒令时,当场指物赋诗﹑即兴捏合故事。
- 63、威重令行: 权势大,有令必行。
- 64、朝令夕更: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 65、白令海峡:白令海峡(Bering Strait)位于亚欧大陆最东点的俄罗斯杰日尼奥夫角和美洲大陆最西点的美国威尔士王子角之间,西经169°40′,北纬65°35′,约80千米宽,深度在30米-50米之间。
- 66、荀令伤神:释义过于伤神。
- 67、荀令衣香: 即荀令香。亦以喻雅士风采。
- 68、循令从事:遵循命令办事。
- 69、命令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凭强迫命令的办法来推行工作的领导作风。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
- 70、顺时令诏: 详见正文。
- 71、利令智惛: 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 72、不令而信: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 73、法成令修:指有法律为依据,行政命令也恰当。
- 74、号令如山: 号令如山hàolìng-rúshān (1) 发出军令就坚决执行,不可更改。形容军纪严明 英 orders are as inviolable as a mountain
- 75、律令格式:中国隋唐时期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
- 76、政令不一:指发布的法令不一致。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 77、色令智昏: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美色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 78、号令三军:表示命令三军,通令三军的意思。
- 79、欲令智昏:因贪心太大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出自《红楼梦》。
- 80、主令电器: 依据GB/T2900.18定义,主令电器是用作闭合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出指令或作程序控制的开关电器。
- 81、不令而行:不须命令而在下者自会正直。盖受感化故。
- 82、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也叫机器语言,指机器所具有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它是软件和硬件的主要界面,反映了计算机所拥有的基本功能。
- 83、军令如山倒: 谓军事命令必须立即执行,不能延误。
- 84、军令重如山: 见“军令如山 ”。
- 85、地学夏令营: 中小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地学科技活动。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与探索。以野外活动为主,常涉及山、川、湖、海、石洞、矿产等知识,和旅游联系较密切,是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科学普及活动。
- 86、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也称为命令型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单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
- 87、酒令如军令: 词语解释⒈ 比喻喝酒行令如同军令一样严格,必须执行。
- 88、丁令威化鹤: 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合作医疗政策和规定,严格实施县新农合方案。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及相应配套措施。
- 89、挟天子令诸侯: 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 90、拿着鸡毛当令箭: 同“拿了鸡毛当令箭 ”。
- 91、挟天子以令天下:犹言挟天子以令诸侯。
- 92、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 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令人服从。
- 93、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94、挟天子而令诸侯: 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 95、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词语解释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jiāng zài wài,zhǔ l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⒈ 见“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引证解释⒈ 见“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96、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词语解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 ]⒈ 谓一旦掌权就发号施令。语本唐·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引证解释⒈ 谓一旦掌权就发号施令。引语本 唐 朱湾 《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明 顾大典 《青衫记·承璀授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大小三军,听吾号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五回:“三天成殮之后, 龙光 就自己当家。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陆续把些姨娘先打发出去。”聂绀弩 《论发脾气》:“一边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边是‘不怕官,只怕管’,一物降一物,什么人对什么人发脾气,什么人被什么人发,按部就班,毫不假借。”国语辞典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 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⒈ 一旦掌权,便号令行事。引《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卜知府本来是个欢喜多事的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行文各属,查取拖欠的数目。」
- 97、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 98、一着权在手,看取令行时: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卷上:“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99、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令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板令: 1.律令,法令。 2.诏令。
- 2、逼令:强迫命令。
- 3、鄨令: 1.亦作"鄨灵"。 2.传说中的蜀王开明。
- 4、标令:俊美。
- 5、鳖令: 1.亦作"鳖令"。 2.见"鳖灵"。
- 6、柄令: 1.权柄;命令。
- 7、禀令: 1.亦作"禀令"。 2.犹受命。
- 8、布令: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 9、茶令: 1.茶会时的游戏。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误者受罚。
- 10、缠令: 1.宋代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曲调。
- 11、常令: 1.固定的法令。 2.固定的节令。
- 12、诚令:假使﹐如果。
- 13、叱令:喝令。
- 14、饬令: 饬令chìlìng (1) 上级命令下级(多用于旧时公文) 例 饬令严加查办 英 order (2) 整饬法令;严格贯彻命令 英 readjust law
- 15、初令:新出的法令。
- 16、楮令:有关发行纸币的法令。
- 17、舛令:违命。
- 18、棰令:笞刑之法。
- 19、箠令:笞刑之法。
- 20、词令: 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 21、辞令: 辞令cílìng (1) 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 例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例 为人忠厚,不善辞令 英 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 22、聪令:聪明而有美才。
- 23、促令:促使。
- 24、打令:行酒令。
- 25、待令:等候命令。
- 26、当令: 当令dānglìng (1) 合时令 例 现在穿这身衣服正当令 英 in season
- 27、德令:施恩德的政令。
- 28、第令: 第令dìlìng (1) (连) 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即使”、“纵使” 例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英 even though
- 29、定令: 1.制定法令。 2.固定成文的法令。
- 30、冬令: 冬令dōnglìng (1) 冬季 英 winter (2) 冬季的气候 例 春行冬令(春天的气候像冬天) 英 climate in winter
- 31、贰令:命令的副本。 辅佐正职官员。县丞的别称。
- 32、发令: 发出命令或口令:~枪ㄧ~开火。
- 33、法令: 法令fǎlìng (1) 古代为政者所颁行的法规 英 laws and regulations;ordinance (2) 法律与命令的总称 英 laws and decrees
- 34、讽令: 1.谓婉言劝使。
- 35、奉令:奉命。
- 36、诰令: 1.朝廷﹑君上发布的命令。
- 37、告令:犹命令。
- 38、格令:法令。
- 39、功令: 功令gōnglìng (1) 旧时指法律、命令 例 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英 edict
- 40、宫令:帝王宫中的律令。
- 41、孤令:孤单;孤独。
- 42、鼓令:鼓弄支使。
- 43、诡令: 1.责令。
- 44、贵令: 1.谓出身高贵,材质美善。
- 45、函令:谓用信函下达命令。
- 46、韩令:指唐韩愈。愈曾因上疏极论宫市之弊,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 令,故称。
- 47、号令: 号令hàolìng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例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例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例 发布号令 英 order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例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例 号令明肃。——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例 号令三军 英 verbal command
- 48、喝令: 喝令hèlìng (1) 大声发令 英 shout an order
- 49、即令: 即令jílìng (1)即便;即使 英 even if;even though
- 50、激令: 方言。因受刺激而猛然抖动。
- 51、脊令: 即鹡鸰。水鸟名。
- 52、嘉令:美好。
- 53、甲令:第一道法令;朝廷颁发的重要的法令。
- 54、简令:端庄美好。
- 55、江令: 隋·江总先后仕南朝·梁、陈及隋三朝,仕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南朝·梁·江淹曾为建安·吴兴令和建元·东武令,后世元·王恽《梦升天》诗:“彤管梦传江令笔,紫袍归抱上岩端。”
- 56、教令: 教令jiàolìng (1) 由宗教会议或有头衔的人制定的有关教义或教规的法令 例 罗马教皇的教令 英 decree
- 57、矫令: 1.假托命令。
- 58、借令: 1.假设连词。即使。 2.假设连词。假如。
- 59、节令: 节令jiélìng (1) 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例 节令不等人 英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phenomena of a season
- 60、戒令:警戒的命令;禁令。
- 61、浸令:即使;假使。
- 62、禁令: 禁令jìnlìng (1) 禁止某种活动的法令 英 prohibition
- 63、靳令:严格执行法令。
- 64、就令:纵然;即使。
- 65、酒令: 酒令,酒令儿jiǔlìng,jiǔlìngr (1) 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 例 行酒令 英 drinkers’ wager game
- 66、剧令:政务繁重的县份的县令。
- 67、倦令: 疲软不力的政令。
- 68、军令: 军令jūnlìng (1) 在军事上所发布的命令 英 military orders
- 69、儁令:指美好卓越之才。
- 70、钧令:对上级命令的敬称。
- 71、克令: 1.谓有美德。 2.可以加美。
- 72、课令:督促命令。
- 73、科令: 1.法令;律条。
- 74、寇令:御寇的号令。
- 75、酷令:严令。
- 76、宽令:宽厚的法令。
- 77、阃令: 1.军令;将令。
- 78、雷令: 1.指晋雷焕。雷焕曾为豫章丰城县令﹐故称。 2.雷公的命令。
- 79、陵令:守护天子陵墓的长官。
- 80、暴令:残暴的法令。
- 81、边令: 1.用以保卫边疆的禁令﹑纪律。 2.边地县份的县令。
- 82、不令: 不善;不肖。 没有命令。 不听从命令。
- 83、车令:即车府令。
- 84、赤令:指京师所治县的县令。
- 85、出令:发出命令。
- 86、春令: 春令chūnlìng (1) 春季 英 spring (2) 春季里的节令,也指春节 英 spring weather
- 87、趋令:谓遵行法令。
- 88、大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指皇帝的诏令。 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 指晋王献之。犹言令箭。
- 89、得令:1.遵命。 2.谓得势。
- 90、弟令:即使;假使。
- 91、调令: 调令diàolìng (1) 指为调动某人工作而发出的命令 例 调令业已下达 英 transfer order
- 92、丁令:1.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2."丁令威"的省称。 3.指鹤。
- 93、风令:谓政令正确。旧时以风为天地之号令,能动物通气,故为之比。
- 94、关令: 1.古代司关的官员。后人诗文中也专指关令尹喜。
- 95、国令:国家的政令。
- 96、还令: 1.收回成命;改变命令。 2.犹还旨。
- 97、行令: 行令xínglìng (1) 行酒令 例 猜拳行令 英 play drinkers's wager game (2) 发布命令 英 order
- 98、和令: 1.和善。 2.和谐畅适。 3.宣布节令时禁。和,通"宣"。
- 99、火令: 1.即火宪。 2.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
- 100、藉令:假使。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令组词,令的组词,令字怎么组词,令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令字组词的组词,其中令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80个,令字在中间的组词有99个,令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58个。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