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俗辈:平庸鄙俗的一类人。
  • 2、俗鄙: 俗鄙súbǐ (1) 庸俗低下、缺乏教养的;粗鄙的 例 她的口味、志向、好恶都是很俗鄙的 英 low
  • 3、俗材:平庸之人。
  • 4、俗操:流俗所崇尚的操行。
  • 5、俗谛:佛教语。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称'世谛'﹑'世俗谛',与'真谛'相对。引申指浅陋的道理。
  • 6、俗纷:尘世的纷扰。
  • 7、俗氛:指尘俗之气或庸俗的气氛。
  • 8、俗父: 1.平庸的父亲。 2.出家人之生父。
  • 9、俗阜:谓民众富庶。
  • 10、俗忌:为世俗所忌讳。
  • 11、俗驾:世俗人。驾,车驾,借指人。
  • 12、俗间:世间。
  • 13、俗监:世俗的鉴赏。谓浅陋的见识。
  • 14、俗讲: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 15、俗戒:1.指有漏的戒。2.指五戒和八戒等在家戒。
  • 16、俗界:凡界,尘世。
  • 17、俗襟:世俗的襟怀。
  • 18、俗阃:尘世。阃,内室,比喻世间,意在谓其狭小。
  • 19、俗辣:指没有胆量的人,或是指表面上可能很凶悍,像流氓,但其实根本没有内容,等事情发生的时候就一溜烟不见人的那种人。
  • 20、俗滥:平庸而使用过多。
  • 21、俗累: 俗累súlèi (1) 世俗的牵累;烦冗的杂务 例 出家人怎会有这么多的俗累呢? 英 worldly concern
  • 22、俗例: 俗例súlì (1) 指民间的风俗习惯 例 按俗例守岁 英 conventional way
  • 23、俗俚:通俗或粗俗。
  • 24、俗吏:才智凡庸的官吏。
  • 25、俗漓:风俗浇薄。
  • 26、俗劣:平庸鄙陋。
  • 27、俗笼:指尘世。言尘世人为俗事所束缚,如处笼中。
  • 28、俗陋:庸俗鄙陋。
  • 29、俗侣:指尘世间的友人。
  • 30、俗虑:世俗的思想情感。 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 31、俗骂:世俗人的责骂。
  • 32、俗駡:世俗人的责骂。
  • 33、俗媚: 1.婉媚而风格不高。
  • 34、俗念:世俗的想法。
  • 35、俗冗: 1.指世俗间繁杂的事务。 2.庸俗芜杂。
  • 36、俗儒: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
  • 37、俗僧:凡庸的僧人。
  • 38、俗尚: 世俗的风尚。
  • 39、俗语: 俗语súyǔ (1)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例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 英 flok adage;common saying
  • 40、俗气: 俗气súqì (1) 世俗间的恶浊气息;庸俗;粗俗 例 俗气的避暑旅馆 例 这块布的花色太俗气了 例 他这个人太俗气了 英 vulgar
  • 41、俗人: 俗人súrén (1)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例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英 layman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例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英 mediocre person
  • 42、俗话: 俗话súhuà (1) 俗语 例 俗话说,在生活中你所取的正是你所给予的东西 英 common saying;proverb
  • 43、俗字: 俗字súzì (1) 俗体字,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 英 characters in popular form
  • 44、俗乐: 俗乐súyuè (1) 世俗的音乐。与雅乐相对 英 folk music
  • 45、俗世:1.人世间,尘世间。泛指平凡的、普通的生活。2.世俗。指当代一般人。 3.人物名。
  • 46、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不高雅的物品。 通俗的东西。
  • 47、俗谚: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
  • 48、俗句:平庸熟滥的诗句。
  • 49、俗称: 俗称súchēng (1) 通俗的称呼;非正式的名称 例 午门俗称五凤楼。——《故宫博物院》 例 西红柿是蕃茄的俗称 英 proverb
  • 50、俗态: 1.世俗的情状。 2.庸俗的情态。 3.世俗人的气质。
  • 51、俗谈:时下的通俗说法。
  • 52、俗套: 俗套,俗套子sútào,sútàozi (1) 世俗的习惯和礼节 例 不落俗套 英 conventional pattern;convention
  • 53、俗徒:庸俗之人。
  • 54、俗网: 1.尘世的罗网。比喻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尘世间诸事务的拖累。
  • 55、俗务: 俗务súwù (1) 世俗间的各种事务 例 屏弃俗务 英 trifles
  • 56、俗习:流俗,习尚。
  • 57、俗姓: 1.僧道出家前的本姓。 2.僧道出家前以……为姓。
  • 58、俗喧:尘世的喧扰。
  • 59、俗艳: 俗艳súyàn (1) 色彩艳丽俗气 例 芟除俗艳,小泛真珠色。——清·陈维崧《念奴娇》 英 noisy
  • 60、俗野:庸俗粗野。
  • 61、俗医:庸医,医道平庸的医生。
  • 62、俗仪:世俗的仪式礼节。
  • 63、俗议:世俗的议论。
  • 64、俗疑:世俗人的疑惑。
  • 65、俗囿:世俗的局限。
  • 66、俗誉:世俗的称誉。
  • 67、俗院:寺庙中供世俗游客寄宿的房舍院落。
  • 68、俗缘:佛教以因缘解释人事,因称尘世之事为俗缘。
  • 69、俗韵: 1.不高雅的乐声。 2.指不工稳的押韵。 3.鄙俗的情味。
  • 70、俗众:群众,普通人。
  • 71、俗馔:世俗的饭食。
  • 72、俗状: 1.俗人的举止和状貌。
  • 73、俗装:社会上一般人的衣着打扮。
  • 74、俗读:一般人习惯的读音。
  • 75、俗靡:庸俗颓靡。
  • 76、俗调: 1.平庸鄙俗的情调。 2.时俗的论调﹑情趣。 3.通俗的曲调。
  • 77、俗恶:庸俗恶劣;庸俗拙劣。
  • 78、俗耳: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 79、俗夫:鄙俗之人。
  • 80、俗格:世俗的情趣﹑格调。
  • 81、俗歌:通俗浅显,便于民间流传的歌﹑谣﹑曲等。
  • 82、俗骨: 1.尘世中人的资质或禀赋。 2.借指尘世中人。 3.庸俗的气质。
  • 83、俗化: 1.习俗教化。 2.通俗化。
  • 84、俗好:流俗之所喜好。
  • 85、俗机:尘俗的机心。
  • 86、俗计:尘世间的生计。
  • 87、俗笔: 1.平庸的笔法。 2.平庸的写作方法。
  • 88、俗本:世间流行的校刻不精的版本。
  • 89、俗表:谓尘世,俗世。
  • 90、俗尘:人间。世俗人的踪迹。 比喻世俗的偏见。
  • 91、俗传:民间传说。《李卫公问对》卷中:"牝牡之法,出于俗传,其实阴阳二义而已。"
  • 92、俗意:庸俗的诗意。
  • 93、俗声:尘世的喧扰声。
  • 94、俗圣:凡庸之人和圣人。
  • 95、俗师:浅薄凡庸的教师﹑术士等。
  • 96、俗士:庸俗不高尚的人。 见识浅陋的人。 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 97、俗手:指技艺平庸的人。
  • 98、俗事: 俗事súshì (1) 世俗的事务 例 俗事缠身 英 secularity
  • 99、俗说: 1.民间流传的说法。 2.俗谚。 3.用通俗易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形式讲授佛法之称。与"真说"相对。
  • 100、俗书: 1.通俗流行的书体。 2.品格不高的书法。 3.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4.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5.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俗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風俗畫: 用当时社会风俗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
  • 2、匡俗山: 江西·庐山的别名。
  • 3、风俗娘: 日本以及韩国从事风俗产业的女孩子。
  • 4、鸟俗氏:古代氏族名。
  • 5、民俗學: 以民间风俗、传说、口头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6、风俗画:用当时社会风俗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
  • 7、民俗学: 以民间风俗、传说、口头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8、通俗化: 通俗化tōngsúhuà (1) 使通俗的过程 例 这本书并不矫揉造作——而是一本通俗化的切合实际的书 英 vulgarization;popularization
  • 9、世俗化: 西方宗教社会学提出来的理论概念,主要用来形容在现代社会发生的一种变化,即宗教逐渐由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位和深远影响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里,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逐渐去除宗教色彩。
  • 10、败俗伤风: 见“败俗伤化 ”。
  • 11、败俗伤化:谓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12、粗俗之辈: 粗俗之辈cūsú-zhībèi (1) 原指庄稼人或佃农,现在更多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英 churl
  • 13、避俗趋新:谓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14、末俗流弊:流弊 liúbì 指某事引起的坏作用,也指相沿下来的弊端谗谄之流弊,一至于斯。——刘昼《新论·伤谗》
  • 15、变俗易教: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 16、风移俗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17、超俗绝世: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18、随俗沉浮: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 19、从俗浮沉: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20、随俗浮沉:自己没有主见,顺从世俗的观点。
  • 21、民淳俗厚:民风质朴敦厚。
  • 22、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 23、从俗就简: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24、村夫俗子: 村夫俗子cūnfū-súzǐ (1) 农村中的粗俗乡民 英 boorish and vulgar man
  • 25、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tōngsú-yìdǒng (1)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例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它的主题 英 widely negotiable;be easy to understand
  • 26、遁俗无闷: 1.亦作"遁俗无闷"。 2.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 27、凡夫俗子: 凡夫俗子fánfū-súzǐ (1) 普通人 例 他的兴趣和理想缩小到凡夫俗 子的平凡小事 英 the commonplace (2) 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 例 偏爱他称之为希腊自由之神的不信奉英国国教的凡夫俗子 英 recusant
  • 28、凡桃俗李:意思是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 29、凡俗夫子: 指平凡无奇的市井俗人;指用佛家观点,指不能看破红尘、舍不下世俗名利的俗人。通常也写作“凡夫俗子”。现在泛指普通平庸的人,普通百姓,没有什么特别本事的人。
  • 30、凡胎俗骨:凡:平庸,寻常。指人间普通平庸的人
  • 31、贩夫俗子: 贩夫俗子fànfū-súzǐ (1) 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英 common people
  • 32、風俗人情: 风俗人情fēngsú-rénqíng (1) 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英 custom and human feelings
  • 33、负俗之累: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 34、负俗之讥: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 35、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 36、改俗迁风: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37、风移俗改: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38、雅俗共赏:形容文艺作品优美且通俗易懂,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的人都能欣赏。
  • 39、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fēngsú-xíguàn (1)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例 遵循他的祖先的风俗习惯 英 habits and customs
  • 40、浑俗和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各种光彩。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 41、混俗和光: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 42、匡俗济时: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43、矫俗干名:指故意违背世俗去获取名声。
  • 44、村筋俗骨: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不堪
  • 45、遗俗絶尘: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 46、白丁俗客: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 47、媚于俗世: 对于世俗,刻意迎合。常指一些庸俗的人,刻意的没原则地做一些去迎合某些人或者事。
  • 48、风俗人情: 风俗人情fēngsú-rénqíng (1) 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英 custom and human feelings
  • 49、轻俗寒瘦: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贾岛诗歌的不同风格。
  • 50、世扰俗乱: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 51、拘俗守常:拘:束缚。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 52、树俗立化: 树立风俗教化。
  • 53、不落俗套: 不落俗套bùluò-sútào 例 不落俗套的美术设计 英 bold 例 这个作品的结构也比较新颖,不落俗套 英 conform to no conventional pattern
  • 54、风移俗易: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55、时移俗易:时:时代。俗:风俗,习俗。移、易:改变。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随之变了。也作“时移世易”。
  • 56、世俗之见:社会上一般的看法。
  • 57、适俗随时:犹言顺应时俗。
  • 58、随俗沈浮: 1.谓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 59、随俗浮沈: 1.谓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 60、随俗雅化: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61、习俗移性: 本作“习俗移性”。
  • 62、习俗移人: 本作“习俗移性”。
  • 63、庸耳俗目:指学识浅薄的人。
  • 64、庸脂俗粉: 借指大众化的女子。
  • 65、庸俗文化:相对于高级文化而言,带有诙谐、草根、低级趣味、灰色幽默等气息的文化现象。
  • 66、庸夫俗子: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 67、愚夫俗子:蒙昧无知之人。旧指小民百姓。
  • 68、世俗还愿:世人祈求子嗣者,祈延寿命者,祈消疾病者,祈解灾难者,祈取功名者,祈安家宅者,祈益资财者,如是等事,第一不可告许宰杀牲牢之愿。
  • 69、伧夫俗吏:是粗野庸俗的人和官吏,出自于钱钟书《围城》三。
  • 70、通俗读物:指专供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阅读的图书报刊。一般使用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或加注音﹑注释,并附有插图。
  • 71、遗俗绝尘: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 72、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yuēdìng-súchéng (1) 事物的名称或法则,经人相约遵用,久而久之,为社会所公认或实用 英 established by usage;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convention
  • 73、绝俗离世:犹言离世异俗。
  • 74、乱俗伤风:指败坏社会风气。
  • 75、随俗为变: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
  • 76、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 77、通俗文学: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
  • 78、易俗移风:改变习俗。
  • 79、弃俗出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姓陈名义,三举不第,因此弃俗出家,在灵隐寺做侍者。”
  • 80、通俗歌曲:  一种形式简单、曲调流畅,容易被社会大众接受的歌曲。
  • 81、白俗元轻: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
  • 82、遗俗流风: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
  • 83、省俗观风: 《隋书·炀帝纪》:“省俗观风,爰屈幽朔,吊人问罪,无俟再驾。”
  • 84、雅俗之分: 雅俗之分(yǎ sú zhī fēn):指高雅与低俗的分别。
  • 85、红尘俗世: 现实世界,芸芸众生生活的世界。
  • 86、礼俗社会:礼俗社会是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其一,与之相对的是“法理社会”的概念。
  • 87、世俗女人: 对待一切东西,看重物质多余精神。
  • 88、庸俗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简称。见“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875页)。
  • 89、士俗不可医:俗:庸俗;医:医治。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 90、庸俗进化论:把达尔文进化论庸俗化的哲学理论。 世纪末 世纪初产生于欧洲,主要代表是英国斯宾塞。认为发展是某种现象原有属性的增加和减少,否认发展的飞跃和量变到质变。这一思想运用到社会问题上,就成为只要改良、不要革命的社会理论。
  • 91、东汉通俗演义: 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92、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
  • 93、京本通俗小说: 词语解释⒈  话本小说选集。编者不详。收录七篇作品,即《碾玉观音》、《菩萨蛮》、《西山一窟鬼》、《志诚张主管》、《拗相公》、《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然有学者以为此书系抄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窜易词句,改题篇目,乃缪荃孙伪造。
  • 94、西汉通俗演义: 词语解释⒈  一名《西汉演义传》。讲史小说。明代甄伟作。八卷,一百零一则。始于秦昭王派皇孙异人伐赵,止于吕太后谋诛大臣,汉惠帝坐享太平。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为核心。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95、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词语解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chá shì sú měi yuè tǒng jì chuán ]⒈  近代第一个中文刊物。月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雕版印刷。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全部赠阅。1821年停刊,共出七卷。
  • 96、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词语解释⒈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成语解释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97、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简称“庸俗经济学”。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18、19世纪之交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阶级斗争的激化而产生。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这种经济学流派很多,其实质是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 98、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简称“庸俗经济学”。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18、19世纪之交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阶级斗争的激化而产生。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这种经济学流派很多,其实质是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俗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闇俗: 1.昏暗的时世。
  • 2、傲俗:谓蔑视俗人。
  • 3、慠俗:高傲自负,轻视世人。
  • 4、拔俗:超出凡俗;超越流俗。
  • 5、败俗: 败坏风俗。
  • 6、卑俗: 低劣庸俗。
  • 7、本俗:传统的习俗。
  • 8、鄙俗: 鄙俗bǐsú (1)庸俗;粗俗 例 诗句鄙俗 英 low;mean;vulgar
  • 9、避俗: 1.避世隐居。 2.指出家。 3.舍弃旧俗。参看"避俗趋新"。
  • 10、弊俗: 1.鄙陋的习俗。 2.指不良的习尚。 3.指风气败坏的社会。
  • 11、比俗:流俗,世俗。
  • 12、敝俗: 敝俗bìsú (1) 不良风俗;陋俗 英 bad social custom
  • 13、獘俗:陋俗,坏风俗。獘,通"弊"。
  • 14、变俗:改变原有的习俗。
  • 15、贬俗: 1.谓讥刺时俗。
  • 16、砭俗:救治庸俗。
  • 17、表俗:谓为世人的表率。
  • 18、病俗:犹言忧民忧俗。
  • 19、仓俗:粗野庸俗。仓,通"伧"。
  • 20、侪俗: 1.投合于世俗。 2.指世俗之人。
  • 21、鄽俗: 1.亦作"俗"。 2.犹世俗。
  • 22、常俗: 1.犹习俗。 2.寻常,平凡。
  • 23、超俗:1.避开世俗;脱离尘世。2.出众;超越凡俗。
  • 24、陈俗: 1.陈旧庸俗。
  • 25、尘俗: 尘俗chénsú (1) 流俗 例 一扫文坛尘俗 英 worldly (2) 尘世 例 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英 the world;vulgar world
  • 26、成俗: 固有的习惯、风俗。 形成良好的风俗。
  • 27、侈俗:奢侈的习俗。
  • 28、丑俗: 1.丑陋粗俗。
  • 29、出俗: 1.超出凡俗。 2.谓出家。
  • 30、楚俗: 1.楚地的社会风俗。 2.引申亦指楚地的自然风土。
  • 31、淳俗:淳朴的风俗。
  • 32、蠢俗: 蠢俗chǔnsú (1) 蠢笨而俗气 例 蠢俗不堪 英 be stupid and vulgar
  • 33、醇俗:淳朴的风俗。
  • 34、从俗:依从习俗。 顺从时俗。
  • 35、粗俗: 粗俗cūsú (1) 粗野庸俗 例 为他人所冷落的非常粗俗的少女 英 coarse (2) 不文雅 例 他们的笑声常是粗俗的,常是傲慢的 英 uncouth
  • 36、麤俗: 1.亦作"麄俗"。 2.粗野庸俗。 3.指诗文粗鄙通俗。
  • 37、毳俗: 1.旧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习俗。
  • 38、村俗: 村俗cūn sú 1.  粗俗;鄙俗。 例 谈吐村俗。 英 vulgar; 2.  俗气;土气。 例 他穿戴得太村俗了。
  • 39、雕俗: 1.浮伪的习俗。
  • 40、蠹俗: 1.败坏风化。 2.犹陋俗。
  • 41、笃俗:使风俗朴实。
  • 42、遁俗:犹言逃避世俗。
  • 43、讹俗: 1.亦作"讹俗"。 2.荒谬的习俗。 3.指文字的讹体与俗体。
  • 44、凡俗: 凡俗fánsú (1) 平凡庸俗;平常 例 不同凡俗 英 middlebrow
  • 45、返俗:还俗。
  • 46、梵俗:古印度风俗。
  • 47、访俗:察访民俗。
  • 48、附俗:投合时俗。
  • 49、抚俗:巡问民情。
  • 50、浮俗: 1.浮薄的习俗。 2.浅薄,粗俗。
  • 51、负俗:谓与世俗不相谐。
  • 52、肤俗:肤浅庸俗。
  • 53、腐俗: 1.陈腐庸俗。
  • 54、阜俗:高于流俗。
  • 55、改俗:转变习俗。
  • 56、垢俗:指尘俗。
  • 57、故俗: 古俗;旧俗。
  • 58、观俗:观察风俗。
  • 59、犷俗: 犷悍的习俗。 指粗豪的风格。
  • 60、诡俗: 1.奇异的风俗﹑风习。 2.欺世。 3.违反常情﹐矫情。
  • 61、骇俗: 亦作“駴俗”。
  • 62、恒俗: 1.犹习俗。
  • 63、秽俗: 1.不良的风俗。
  • 64、婚俗:  有关婚姻的习俗。
  • 65、混俗:谓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脱。
  • 66、溷俗:谓混迹于世俗之中。
  • 67、讥俗:讥刺批判鄙陋庸俗的风气。
  • 68、嫉俗:憎恨不良的社会习俗。
  • 69、济俗:救治世弊。
  • 70、季俗:指末世颓败的风俗。
  • 71、忌俗:忌落俗套。
  • 72、疾俗:憎恶世俗。
  • 73、驾俗:超世;超俗。
  • 74、浇俗:犹浇风。
  • 75、矫俗: 1.矫正世俗。 2.谓故意违俗立异。
  • 76、近俗: 1.指近世。 2.浅近通俗。
  • 77、憬俗:指边远地区的百姓。
  • 78、静俗: 1.使风俗净化淳正。
  • 79、惊俗:使世俗震惊。
  • 80、旧俗: 旧俗jiùsú (1) 旧的风俗习惯,历时长久的风俗 英 old customs and habits
  • 81、捐俗:抛弃世俗。
  • 82、绝俗: 1.超出世俗;弃绝尘俗。 2.超过寻常。
  • 83、儁俗:才智高出世俗。
  • 84、跨俗:超越世俗。
  • 85、匡俗:匡正时俗。 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
  • 86、烂俗:指很无趣很乏味。
  • 87、厉俗:激励世俗。
  • 88、俚俗: 俚俗lǐsú (1) 粗野庸俗 英 rustic;vulgar;unrefined
  • 89、漓俗:浮薄的风俗。
  • 90、礼俗: 礼俗lǐsú (1) 礼仪习俗,指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 英 etiquette and custom
  • 91、黎俗: 黎人习俗。
  • 92、辽俗:辽地风俗。
  • 93、聋俗: 1.愚昧无知的世俗。 2.指庸俗而不辨美恶者。
  • 94、陋俗: 陋俗lòusú (1) 鄙陋的风俗习惯 英 undesirable customs
  • 95、迈俗:超脱世俗。
  • 96、蛮俗: 1.蛮地风俗。
  • 97、美俗: 1.淳美的风俗。 2.使风俗淳美。
  • 98、媚俗:(动)讨好世俗:趋时~。
  • 99、萌俗: 1.民俗。
  • 100、甿俗:民俗;风尚。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俗组词,俗的组词,俗字怎么组词,俗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俗字组词的组词,其中俗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40个,俗字在中间的组词有98个,俗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11个。
  • 拼音
  • 注音ㄙ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WW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2)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俗,习也。——《说文》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3)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俗(习惯和风俗);民俗(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俗忌(一般习俗所忌讳的事);俗化(民俗教化)(4) 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时有沙门释惠林… 世祖命使还俗。——《宋书·徐堪之传》(5) 又如:俗计(尘世间的生计);俗缘(尘缘。指佛门信徒与世俗的人际关系);俗本(民间通行的版本);俗骨(尘世间人的资质或禀赋);俗界(凡界,尘界);俗纷(尘世的纷扰);俗声,俗喧(尘世的喧扰);俗间(世间,尘间)(6) 一般人;百姓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史记·管晏列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7) 又如:僧俗(僧尼和一般人);俗家(指一般人家。对出家人而言);俗姓(僧侣未出家前的姓氏);俗父(出家人称生父为俗父);俗众(群众,普通人);俗圣(凡庸人与圣人)形容词(1) 平凡;普通;一般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孔稚圭《北山移文》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史记·李斯列传》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宋· 韩琦《和袁陟节椎龙兴寺芍药》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汉书·贾谊传》(2) 又如:俗手(技艺、本领平庸的人);俗俚(不讲究礼仪;粗俗);俗嗒嗒(俗气,无聊);俗吏(没有深识远见的平庸官吏);俗材(平庸之人);俗句(平庸熟滥的诗句);俗师(浅薄凡庸的教师、术士);俗辈(平庸鄙俗一类人);俗劣(平庸鄙陋);俗手(技艺平庸的人);俗笔(平庸的笔法);俗调(平庸鄙俗的情调);俗主(平庸的君主)(3) 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拨乱属膏圣,俗儒安可通。——唐·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红楼梦》(4) 又如:鄙俗;俗不可耐;俗骨(庸俗的气质。别于仙骨而言);俗夫(俗人,俗士,鄙俗之人);俗陋(庸俗鄙陋);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俗眼(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俗野(庸俗粗野)(5) 世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6) 又如:俗家(世俗之家。也指僧人父母之家);俗流(世俗之辈);俗客(世俗的人);俗念(世俗的想法)(7) 通俗,流行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孙卿之言既,又因俗说而论之。——《汉书·刑法志》(8) 又如:通俗(俗话,通俗的谈话);俗读(一般人习惯的读音);俗书(通俗流行的书体或字)动词(1) 从其习俗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荀子》(2) 厌烦,腻味若就是这句话呢,我们姑娘在时,我也跟着听俗了。——《红楼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