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驺
拼音:yǐn zōu
注音:一ㄣˇ ㄗㄡ

引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

《梁书·王僧孺传》:“僧孺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尝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沟中。及是拜日,引騶清道,悲感不自胜。”

国语词典:

前导的马队。

网络解释:

引驺

  • 引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ǐn zōu,是指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
  •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zōu
    • 注音ㄗㄡ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CQVG
    • 五行

    (名)古代给贵族养马和掌管车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