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堂
拼音: | qín táng |
注音: | ㄑ一ㄣˊ ㄊㄤˊ |
琴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 2.琴室。
引证解释:
⒈ 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
引《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唐韦应物《送唐明府赴溧水》诗:“到此安甿俗,琴堂又宴然。”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恁时节乘肥马,衣轻裘,居馆阁,坐琴堂。”
清金人瑞《吴邑黄明府新婚》诗:“琴堂政毕吏人稀,此夜三星入紫微。”
⒉ 琴室。
引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太簇正月》:“足下神游书帐,性纵琴堂,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
唐李白《题江夏修静寺》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国语词典:
语本《吕氏春秋.开春论》:「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事。」后以琴堂指县官治理公事的地方。
网络解释:
琴堂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2
- 繁体琴
- 五笔GGWN
- 五行木
(1)(名)古琴。
(2)(名)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钢琴、提琴、胡琴等:~键|~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