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疝
拼音:hán shàn
注音:ㄏㄢˊ ㄕㄢˋ

寒疝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中医病名。一种急性腹痛的病症。
2.中医指疝气的一种。症见阴囊肿硬而冷,睾丸痛,喜暖畏寒或形寒足冷等。

引证解释:

⒈ 中医病名。症见腹中拘挛,绕脐疼痛,恶寒肢冷而汗出。多为寒邪凝滞腹内所致。 《东观汉记·邓训传》:“太医皮巡从猎上林还,暮宿殿门下,寒疝病发。时训直事,闻巡声,起往问之。

巡曰:‘冀得火熨背。’ 训身至太宫门,为求火不得,乃以口嘘其背,復呼同庐郎共更嘘,至朝遂愈。”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遶脐痛苦,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

⒉ 中医指疝气的一种。症见阴囊肿硬而冷,睾丸痛,喜暖畏寒或形寒足冷等。

网络解释:

寒疝

  • 寒疝是一种急性腹痛的病症。见《金匮要略》。由脾胃虚寒,或产后血虚,复感风寒外邪,结聚於腹中而致。症见脐周绞痛、冷汗、四肢厥逆、脉沉紧,甚则全身发冷. 四肢脉木;见於血虚者,腹痛连及两胁、小腹击急。指寒邪侵於厥阴经的痛证。症见阴囊冷痛肿硬、痛引睾丸、阴茎不举、喜暖畏寒、形寒肢冷等。
    • 1、肉嫩味羹,是滋补之佳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分;其性味甘,温;能养肝补虚,善治虚劳赢瘦、产后虚冷、腹痛、寒疝
    • 2、八角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
    • 3、并且羊肉有益气养血、温中暖下、补肾状阳、生肌健力、补虚、御风寒的功能,可治虚劳赢瘿、腰膝酸软、产后虚冷、寒疝腹痛、中虚反胃等症。
    • 4、据了解,草乌又名“断肠草”,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 5、因为小儿疝气,在中医里叫做寒疝,痛经以后就会影响到孩子。
    • 6、用于产后腹中绞痛,并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拼音shàn
    • 注音ㄕ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MK
    • 五行

    (名)疝气;病名;种类很多;通常指阴囊胀大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