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足
拼音:qiāo zú
注音:ㄑ一ㄠ ㄗㄨˊ

跷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蹻足'。
跛足。
踮起脚跟。参见'跷足抗首'。
举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蹻足”。

⒉ 跛足。

清赵翼《行围即景·跳跎》诗题注:“蹻足者跃过驼背。”

⒊ 踮起脚跟。参见“蹺足抗首”。

⒋ 举足。参见“蹺足抗手”。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跼足”:“跼与蹻同。蹻足,举足也。”

网络解释:

跷足

  • 跷足,读音qiāo zú,是一个词语,形容时间的短暂。
  • 跷足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o
    • 注音ㄑㄧㄠ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HAQ
    • 五行

    (1)(动)抬起(腿);竖起(指头):~腿|~起拇指。

    (2)(动)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脚。

    (3)(名)高跷。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